布袋羅漢


伍拾貳   布袋羅漢寳像


因揭陀尊者,常背一布袋,笑口常開,因而得名。

無量壽佛,乾坤寳袋,歡喜如意,其樂陶陶。“因揭陀”相傳是古印度的一位捕蛇人,他的布袋原是載蛇的袋,他捉蛇是爲了方便行人免被蛇咬,並拔去蛇的毒牙而放生於深山。因發善心,后隨釋迦牟尼出家修成正果,於佛前受記,號彌勒,為未來佛。相傳他在中國曾顯靈,於公元907年五代梁朝時在奉化出現,負一袋抄化。後來在真明三年(公元917年)在岳林寺磐石上說佛偈曰:“彌勒真彌勒,分身千百億,時時示時人,時人自不識”說完便消失了。


·批註: 其實中國的布袋和尚就是契此,又號長汀子,明州奉化(浙江)人,以神異著稱的一位高僧,常用杖背負一只布袋入市,故被稱爲布袋和尚。時人認爲其為彌勒化身,此後在中國佛教寺院中所供奉的彌勒菩薩就是依據契此的形象而造。其形象特點為:大笑迎人,代表大慈大悲;肚皮大,代表心包太虛、量周沙界。民間常見的造像形式中常有五六個小孩圍繞著此尊,代表彌勒菩薩常在五慾六塵(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和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)中行大慈悲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